理财保险怎么卖:实用技巧与真实案例分享
说到理财保险,很多从业者都头疼——明明产品能帮客户存钱养老,还能抗风险,可为啥客户总说“再考虑考虑”?其实啊,卖理财保险和卖普通商品真不一样,光讲收益可不够。今天咱们就唠唠,怎么把理财保险卖出人情味儿,让客户主动点头。比如有位宝妈客户,原本只想给孩子买教育金,结果通过需求分析发现她更担心养老问题,最后成功配置了年金险。这中间的窍门,说白了就是“先聊生活再聊钱”。下面分享几个接地气的实战方法,手把手教你打破销售僵局。
一、为啥理财保险总被当“备胎”?
最近跟几个保险同行喝酒,三杯下肚全在倒苦水:“客户一听理财保险就皱眉,说收益不如股票”“刚提保险俩字,人家直接说买过重疾险了”。这种情况太常见了,毕竟现在谁手机里没几个理财APP?但仔细想想,客户拒绝的背后,其实是没看到产品和自己生活的连接点。
举个真实案例:上个月碰到做餐饮的王姐,她总说“钱要流动着用”。后来发现她家后厨常出工伤,这才推荐了带意外保障的储蓄险。你看,找准痛点比硬推产品管用多了。客户要的不是保险本身,而是保险带来的安全感。
二、四个让客户主动掏钱的妙招
1. 需求分析要像中医把脉
别急着掏计划书,先问三个问题:
- 您现在最担心什么?孩子教育还是自己养老?
- 如果突然要用20万,能马上拿出来吗?
- 有没有算过退休后每月要花多少钱?
2. 场景化沟通法
有次给程序员小李推产品,他总说“钱放余额宝更灵活”。后来我换了种说法:“您熬夜改bug时,有没有想过要是生病了,存款够撑几个月?”他当场沉默了。其实年轻人不是不需要理财保险,而是没意识到未来的不确定性。现在他每季度都主动来加保,说是给自己买了个“后悔药”。
3. 用真实案例说话
我们分行有个经典案例:客户张先生2018年买了份增额终身寿,去年父亲突发重病,这份保单居然让他免于卖房筹钱。这样的真实故事比任何话术都有说服力。记得收集这些案例,关键时候能派上大用场。
4. 长期跟进别犯懒
有个客户跟了三年才成交,期间逢年过节就发定制祝福,他孩子高考时还帮忙找复习资料。后来他主动说:“就冲你这用心劲儿,把计划书拿来吧。”看吧,理财保险卖的是信任,不是产品。
三、避开那些要命的坑
千万别学某些同行,把理财保险说成“高收益产品”。去年有个大妈听信销售夸大收益,结果发现取现要扣费,闹到银保监去了。咱们得老老实实说清楚:
- 前期退保有损失
- 实际收益要看长期
- 不同产品适合不同人群
说到底,卖理财保险就像种树。不能光盯着成交这一哆嗦,得耐心培土、浇水、修枝。当客户真正感受到你是为他着想,而不是为了提成,签单反而是水到渠成的事。下次见客户前,不妨把话术本扔一边,先想想他最近朋友圈发了啥,孩子在哪上学,这些细节里藏着真正的突破口。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