疫情该怎么理财?普通人必看的5个实用存钱法
哎,最近这疫情反反复复的,搞得大家钱包都跟着"打喷嚏"。前两天跟闺蜜视频,她边嗦着泡面边跟我倒苦水:"现在工资缩水不说,物价还蹭蹭涨,这日子咋过啊?"其实吧,这种焦虑我太懂了。今天咱们就来唠唠,疫情下普通人怎么打理那点"保命钱"。别慌!就算你现在月月光,照着这几个接地气的法子,也能慢慢攒出点"安全感"来。
一、先管住手再谈存钱
说真的,疫情前我特别爱刷直播买东西。有次凌晨两点抢到个空气炸锅,结果现在还在角落吃灰。现在呢?学会给购物车"降降温"。比如看到促销时,先问自己三句话:①这玩意儿家里有没有替代品?②买回来能用超过20次吗?③不买会死吗?想完这三连问,购物车能清空一大半。
- 买菜诀窍:改去傍晚的菜市场,很多摊主会半价处理当天菜
- 日用品:和邻居拼单买大包装,平摊下来省30%
- 服饰类:关注二手平台,九成新的衣服能便宜70%
二、给钱包穿上"防护服"
记得去年小区突然封控那会儿,隔壁王叔因为没现金储备,差点连降压药都买不起。这事儿给我敲了警钟——应急金比什么都重要!我的笨办法是:准备三个存钱罐。
第一个罐子放随时能取的活期,够3个月生活费;第二个存半年期理财,收益比活期高;第三个买点黄金ETF,虽然会波动,但长期能抗通胀。对了,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52周存钱法,第一周存10块,每周递增10块,一年能攒下13780!
三、把时间变成"生财工具"
我表弟疫情期间干了个骚操作:把游戏账号挂租号平台,每月居然多赚两千多!这启发我琢磨起"碎片化创收"。比如帮人做PPT、代取快递、甚至陪跑夜跑。别小看这些零活,积少成多啊!
不过要提醒大伙儿,千万别碰那些"躺赚"的骗局。之前有个姐妹信了刷单广告,结果倒贴进去三个月工资。记住!凡是要先交钱的,八成是坑。
四、钱生钱的"慢功夫"
说实在的,现在理财市场跟过山车似的。但咱普通人有普通人的玩法,比如:
- 国债逆回购:月末季末收益率能冲到5%
- 指数基金定投:设置每周自动扣款,平摊风险
- 可转债打新:中签率比股票高,破发概率小
上个月试着买了个同业存单指数基金,比余额宝收益高,还能随时赎回。不过要提醒大家,别总想着赚快钱,年化超过6%的就要多留个心眼。
五、心态才是终极法宝
有句话说得好:"危机里藏着转机"。我认识个开餐馆的老板,疫情后转型做预制菜,现在生意比堂食时期还红火。所以啊,与其焦虑,不如升级思维。
最近在尝试"极简理财法":每天记账时,把支出分成"必要"和"欲望"。结果发现,原来每个月有40%的钱花在了奶茶、打车这些非必要开销上。现在改成自己煮奶茶,半年省出部新手机的钱。
说到底,疫情下的理财就像跑马拉松。重要的不是跑多快,而是调整好呼吸节奏。哪怕每月只能存500块,坚持五年加上复利,也能滚出个六七万。记住啦,咱们普通人理财,稳字当头,慢就是快!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,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,均为采集网络资源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可联系本站删除。